久久放一次假當然是要好好的去旅遊放鬆一下心情
但最大的問題就是住宿的問題,到底要選者哪間飯店或旅館比較划算又住得舒服又安心!
比較了一下多家旅館跟飯店後來發現(駿德會酒店 (Richmond Hotel))真的沒讓我失望,去到那裡玩得開心住得也安心
以下是 駿德會酒店 (Richmond Hotel) 的介紹 如果也跟我一樣喜歡不妨看看喔!
↓↓↓限量特優價格按鈕↓↓↓
商品訊息描述:
關於駿德會酒店
簡介
坐落於拱北區的中心地帶,駿德會酒店是遊覽珠海的最佳下榻飯店。 離市中心僅有1 km,遊客可以盡情領略市區內的迷人風景。 飯店位於珠海市博物館, 珠海市綿商城, 金山公園的不遠處,遊客們在旅遊觀光時大可不必捨近求遠。
駿德會酒店一直致力於為您提供最尊貴的服務與一流的設施,確保您下榻飯店期間愉快、愜意。 為了給客人提供更舒適和更便利的服務,飯店配備了所有房型皆附免費WiFi, 24小時前台服務, 24小時送餐服務, 配有無障礙協助設備, 快速入住/退房服務。
在這裡,您能真切的感受最極致的舒適住宿體驗,部分客房提供平面電視, WiFi, 免費WiFi, 禁菸房, 空調,給住客更完整的服務。 健身房, 桑拿三溫暖, 附設高爾夫球場, 室外游泳池, 按摩能讓您玩足一整天,開心一整天。 駿德會酒店是來珠海探索城市魅力,放鬆身心的理想住處。
服務設施摘要
網路
所有房型皆附免費WiFi
公共區域WiFi
交通
停車場
租車
健身休閒活動
健身房
桑拿三溫暖
按摩
陸上運動
附設高爾夫球場
網球場
花園
寵物
可帶寵物
健康與安全性
24小時前台服務
保險箱
寄物櫃
商務與貨幣服務
會議設施
商務中心
附設ATM提款機
可使用語言
中文
英語
廣東話
政策
- 住客超過3歲將依照大人標準收費。
- 提醒您: 加床規定依房型而異,請以各房型的「房型說明」為準。
請注意:若單筆預訂超過5間客房,可能會需要遵守其他相關規定以及符合額外的要求。
實用入住資訊
停車費(單日): 0 USD
到達機場時間(分鐘): 40
客房總數: 122
最早可辦理入住的時間: 12:00 PM
最早可辦理退房的時間: 12:00 PM
最近裝修年份: 2015
禁煙房/禁煙樓層: Yes
距離市中心: 1 km
距離機場: 30 km
開業年份: 2006
餐廳總數: 2
商品訊息簡述
創客風潮來了專題之三十七(中央社記者吳怡玲、繆宗翰台北9日電)3D列印也能製做義肢輔具。台灣有一群自造者,他們不是職業工作者,但卻願奉獻私人時間,為委託人量身打造3D列印義肢輔具,盼提供更多肢體障礙者便利的生活。
「手創未來」(E-Nabling The Future)源自美國,是一群公益性質的「自造者」(maker,又稱創客)。他們透過社群平台互動連繫,並利用私人時間以3D列印技術為委託人量身打造合身且價格低廉的義肢輔具。
在台灣,也有這樣一群人,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心力,讓身障者能有更便利的生活。
台灣「手創未來」的創辦人陳怡安說,自己是學生物工程的,在學校時就在做醫療設備,大約在2014年開始接觸到國外透過3D列印技術製作義肢輔具的資訊,便透過網路與國外的「手創未來」聯繫,也在台灣的創客空間認識到許多maker,進而開始在台灣推動「手創未來」運動。
他說,3D列印義肢輔具最主要能服務身障兒童,傳統義肢價格動輒上萬元甚至10萬元以上都有,但兒童成長速度快,義肢更換頻率高,平均半年至一年就必須更換,對經濟條件弱勢的家庭而言,勢必造成經濟負擔。
他表示,透過3D列印技術製造的義肢輔具,成本大約2000元至3000元即可製作,可隨著兒童生長更換,經濟負擔較輕。
但陳怡安也坦言,3D列印跟傳統義肢還是有很大的差別,前者目前還沒有辦法受到正式的品質控管,而傳統義肢價格高也是有原因的,因為材料、運作方式、結構等都是經過嚴密的品質測試,確保使用者可以安全使用,貼近皮膚的材料也是要經過認證,這些都是傳統義肢成本會那麼高的原因。
此外,不同於國外對肢體障礙的看法較為開放,在台灣推動兒童3D列印輔具仍有困難。
陳怡安指出,這幾年他觀察到,台灣的家長不想讓孩子的缺陷或是身體狀況得到太多關注,有些人選擇不戴義肢或戴美觀手,想要在外觀上面避免吸引額外的眼光,但是就目前3D列印的款式,確實比較顯眼。因此也希望嘗試製做軟材質的義肢以更具美觀性。
陳怡安說,「手創未來」並不是商業機構,而是以義工的形式為委託人製作3D列印義肢,因此也只會向委託人收取材料成本的費用,而目前就接洽的為託人來講,年輕族群比較願意嘗試。
委託人的林志龍是在一次創客活動中與「手創未來」聯繫,成功的製作一支能讓他彈奏吉他的義肢。
林志龍說,自己一直想學吉他,但過去購買的義肢都是「美觀手」無法操作吉他的撥片,而透過「手創未來」製作的功能輔具,將撥片與義肢結合,讓他可以順利的一圓音樂夢,不僅重量比傳統義肢輕,價格也相對便宜很多。
陳怡安也提到,由於3D列印義肢輔具目前仍未有法律認可,因此還不能算是正式的醫療用品,委託人也等於是參與「手創未來」的研究計畫。此外,目前透過3D列印製作的輔具負重也有限,不能提取重物。
至於「手創未來」的困境與發展,陳怡安表示,目前他接觸到的maker圈仍以機電、零組件、職能治療等理工科系背景的maker為主,缺乏人文科系的設計、藝術人才,相對的行銷能力也比較弱。
他提到,其實在國外,maker往往綜合了各種跨領域人才,因此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才加入,讓社會上需要服務的人能透過更多管道,認識「手創未來」。1050709
#NEWS_CONTENT_2#
留言列表